央国企资产盘活:让存量资产变“金”
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明确提出强化动产融资基础设施、盘活城市存量资产、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和构建可持续投融资体系等一系列政策导向。文件中指出,支持改造低效仓储设施、构建物联网与数字底座、发展绿色建筑和完善城市物流体系;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和金融创新,共同助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、提升城市产业供应链韧性和数字化治理水平。
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
(2025年8月15日)
《意见》指出: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、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。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,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。
对于央国企而言,资产是履行社会责任、实现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石。然而,庞大的资产规模、复杂的权属关系、分散的地域分布,往往让资产管理陷入“看得见的管不了,管得了的看不见” 的困境。如何通过数智化手段破解痛点,实现资产从 “静态管理” 向 “动态运营” 的跨越?以新一代 PaaS 平台为基座、AI赋能央国企资产运营管理的解决方案,正为央国企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全新路径。
直面资产管理痛点:传统模式下的四大困境
央国企资产体量庞大、类型多元,从土地、楼宇到设备、股权,覆盖生产生活各个领域。但长期以来,传统管理模式难以应对新时代要求:
其一,数据割裂,监管乏力:集团与子公司数据不互通,资产分布、经营状态等信息分散在多个系统,“一本账” 沦为空谈,管理层难以及时掌握全局,决策滞后成为常态。
其二,权属模糊,风险暗藏:部分资产因历史原因存在权属不清、权证缺失等问题,加之租赁到期、缴费逾期等风险难以及时预警,易引发合规纠纷。
其三,运营低效,资产沉睡:不动产租赁信息更新滞后,闲置资产难以及时盘活,“重管理、轻运营” 导致资产收益率偏低,与 “提质增效” 要求相去甚远。
其四,盘点繁琐,耗时耗力:传统人工盘点耗时数月,数据准确性差,资产“账实不符” 成为普遍现象,影响资产估值与处置决策。
数智化破局:六大核心能力重构资产管理逻辑
针对上述痛点,数智化解决方案以“统一平台、数据驱动、智能赋能” 为核心,以新一代 PaaS 平台为数智基座,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,让资产管理更精准、运营更高效。
(资产运营管理一体化平台架构规划)
系统内置六大预警机制:闲置资产超 3 个月自动提醒、合同到期前 30 天预警、租金逾期 24 小时触发警报…… 某省国企通过该功能,一年内避免因权证缺失导致的资产处置损失超千万元。
数智化解决方案的落地,不仅是管理工具的升级,更是资产管理理念的革新:
资产盘活更精准:通过闲置资产预警与租控分析,某央企一年盘活 32 处沉睡资产,增值率达 12%;
运营效率大提升:统一平台消除数据壁垒,集团审批流程缩短 60%,资产处置周期从 3 个月压缩至 1 个月;
风险防控更严密:合规预警机制让风险发现时间从“事后” 提前至 “事中”,某国企合规风险事件同比下降 40%;
决策支撑更科学:AI 算法对资产收益、估值趋势进行预测,为投资决策提供量化依据,助力资产从 “保值” 向 “增值” 跨越。